推荐算法让更多人看见“非遗”之美

发布时间:2024-11-24 04:28:41 来源: sp20241124

  “汉调桄桄”是什么?英歌舞怎么跳?今天的皮影戏在表演什么剧目……过去一年,大量年轻人在抖音上关注起了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国家级濒危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分享量同比增长40%。借助算法推荐,不少小众、濒危非遗艺术正在被“看见”,在流量的浇灌下获得茁壮成长的力量。

  短视频与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具有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多样、互动性强等特点,是传播非遗艺术最方便、最有效的渠道和平台之一。通过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一块屏幕可以将唱念做打、说学逗唱、琴棋书画等各种各样非遗中的要素,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基于点赞、分享的协同传播,还能够进一步扩大非遗宣传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观众关注非遗内容。事实上,小众冷门非遗项目非常分散,很容易被淹没在无限的网络信息汪洋中。而推荐算法作为一座桥梁,巧妙地将年轻人的文化需求与古人的智慧情感连在了一起,依托兴趣实现了“文化找人”。

  更要看到,非遗的展示、传承与发展,不能只是“我演你看”,而应该是“双向奔赴”。许多非遗艺术之所以“濒危”,就是因为其囿于地域性小众,传统线下舞台的萎缩又进一步劣化了它们的生存空间,最终因为生存困难带来人才流失、队伍老化、后继无人等问题。同时,一些非遗表演之所以使年轻人提不起兴趣,也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使其失去了“打擂台”“对台戏”等良性竞争机制,导致节目与观众无法互动,最终陷入“曲高和寡”“自说自话”。但到了短视频上,用户或是主动评论、转发,或是线下打卡、体验,或线上购买非遗商品,这些互动性行为,既能有助于那些“有艺在身”的人脱颖而出;也能帮助演员快速与观众交流,提升内容生存质量;更能获得实打实的收入,用“活着”实现最好的传承。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参与非遗的门槛被算法推荐拆除。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共有1379万网友在抖音分享自己的非遗体验。

  眼下,注意力经济如火如荼,各地积极发力文旅营销,而一些非遗项目出圈的同时,也在助力所在城市打造自身的文化符号。比如,伴随着龙舟、簪花、三月三、英歌舞等相关非遗视频热度翻倍,佛山、泉州、南宁、潮汕地区的酒店订单量大幅增长;再比如,大量非遗内容的红火激发出了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更为广泛的兴趣,把所在地文化汇聚起来、形成物态存在的博物馆借此成为热门打卡点,各地文博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总之,推荐算法打破了非遗传播的传统局限,将优质内容推荐给感兴趣的目标群体,从而实现了信息的高效分发和有效获取,助力经典作品、小众内容和小众创作者出圈或破圈传播,为社会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态,体现了“科技向善,算法向上”无远弗届的力量。

  算法助力,非遗新生。相信还有更多的行业可以被算法高效连接,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文/王成)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