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3:32:16 来源: sp20241216
【留住乡愁】
“三月阳春茶发芽,阿妹背篓来采茶。腰抹围裙头插茶,一直采到日西斜……”阳春时节,在湖南常德桃源的千年茶乡——茶庵铺镇,万亩茶园纵横交错,如青翠的诗行排列向天际。身着各色衣衫的采茶女背着竹篓,点缀于诗行间,成为一个个灵动的字符。
茶园附近的农舍庭院里,好客的女主人正在擂茶。陶制的擂钵里放着生姜、花生、芝麻、生米,还有擂茶的主角——新炒的春茶。擂棒欢快地捣着,将五谷杂粮与三月春茶连同那动听的采茶曲,一并擂成细碎柔软的一团。捏出适量,用煨壶冲下一碗老开水,任由清香在氤氲的热气中升腾。迫不及待啜饮一口,只觉唇齿留香,神清气爽。
常德是茶乡,擂茶的历史由来已久。相传东汉时期,名将马援出征西南,途经武陵郡乌头村(即桃花源一带)。时值盛夏,北方官兵水土不服,军中瘟疫流行,病倒数千人,马援也不幸染疾,只得下令就地屯兵,并派人寻医问药,请来的许多郎中都摸不清症候。当地一位老婆婆见马援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感动于此,特献家传秘方。老婆婆一不号脉,二不开方,只在岩钵里放入姜、生米和茶叶,用小棒擂成糨糊,以沸水冲调,让官兵每日当茶饮用。很快,染病的官兵恢复了健康。马援大喜,遂赠名此三味汤药为“擂茶”,并在茶中加盐提味,再以山胡椒木为擂棒,茶中自然入了一缕胡椒香,故又被称为“五味汤”。自此,擂茶以及喝擂茶的习俗便在桃源一带流传下来,并影响到周边地域。
在常德当地,制作擂茶最有名的当数“擂茶小哥”。作为擂茶传承人,他2017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2019年参加桃花源首届擂茶比赛,获得“擂王”称号。
这不,迎着春光,“擂茶小哥”从园子里采回艾叶,将柴火土灶烧旺,煮熟、碾碎、和面、蒸熟,不多一会儿,一笼笼喷香软糯的擂茶压桌小吃——青团便出锅了。
在互联网上,他推介最多的就是擂茶。从原材料的采摘到擂茶的磨制、冲泡,全程自拍、自编、自导、自演,推出了100多个短视频。这些作品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一桌湘味解乡愁。所谓“一桌”,即一桌擂茶。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走东家,跑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
磨制、冲泡擂茶时,常德的茶农也把生活调制得热气腾腾。将长嘴煨壶高高提起,让烧得冒花的老开水在碗里冲成漩涡,擂茶便在旋转的开水中自然冲匀、熟透。待壶停水住,生姜、花生、清茶夹杂着芝麻、绿豆的原生态芳香,随着氤氲的热气飘散开来,既入了口,也入了心。细品慢咽中,辣辣的,咸咸的,甜甜的,香香的……每种味道相互融合,又各自出味,令饮者能清晰分辨出姜的辛辣、茶的微苦和米的醇香。
品尝着擂茶的别样风味,也就感受到家乡的独特意蕴。难怪“擂茶小哥”讲:“擂茶的味道,其实就是《桃花源记》里所说的友邻和谐、民风淳朴、幸福安康的味道。”
(作者:徐虹雨,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杨曦、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