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搭平台聚合力促案结事了

发布时间:2025-01-07 09:30:17 来源: sp20250107

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搭建多元解纷平台,用心打造“一院一品”特色解纷品牌,不断提高诉前调解质效……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诉源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全市法院受理民商事案件数量同比下降4.27%,诉前、诉中调解案件14305件,调解成功11449件,调解成功率达80%,实现案结事了。

贯彻决定

推进诉源治理

淮北市委高度重视诉源治理工作,坚持党政主导、综治协调、多元共治,联动预防减少纠纷。淮北市两级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与各责任部门、群团组织密切协同配合,努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2023年10月,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23条,明确了加强诉源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和实现路径,并对人大常委会、“一府一委两院”和有关社会组织的主要职责作出具体规定,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全市法院要认真研究贯彻落实《决定》的具体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在法院系统落地落细。”《决定》施行后,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余跃武对全市法院提出要求。

淮北中院多次召开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议,认真领会《决定》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好自身职能,促进《决定》落实,更加主动参与社会治理。

淮北市两级法院进一步健全“社会解纷在前、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将诉至法院的家事纠纷、相邻关系、小额债务、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物业服务等适宜调解的纠纷,分流至县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强化实质性化解,推动诉源治理,努力减少诉讼增量。

搭建平台

多方合力解纷

淮北市两级法院坚持“调”字向前再延伸,加强诉讼与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等非诉讼解决方式的衔接,促进矛盾纠纷在前端解决。

加强府院良性互动,淮北中院出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三联三解”工作方案,向行政机关发出先行化解建议40份,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开展“无讼机关”创建活动,淮北中院以“一季一政府”、基层法院以“一月一机关”方式,共到行政机关举办法律培训班43场,首家创建单位涉诉行政案件下降58%。经淮北市政府和全市两级法院的共同推动,2023年10月,淮北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成立,通过行政、司法双向发力,借助专业调处力量,实现对行政争议的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捷高效的行政纠纷解决途径。

淮北市两级法院全力落实“总对总”诉调对接工作,与工商联、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等10个部门签订诉调对接协议,就委派委托、移送程序、人员选任等明确工作要求。同时健全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共享案件信息,定期走访调研,加强业务指导,促进解纷优势发挥。

发挥重点行业调解组织作用。2023年7月,淮北市房地产行业调解委员会揭牌仪式在淮北中院举行。“淮北市房地产行业调解委员会的成立,有助于推动房地产行业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同时也是践行‘枫桥经验’、强化诉源治理、建立健全行业调解诉调对接机制的又一重要实践。”淮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德志在揭牌仪式上表示。

“太感谢法院和法官了,这个调解方案我们很满意,司法确认也让我们更安心了。”淮北某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的负责人激动地说。

2023年10月,淮北五家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分别将淮北某置业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淮北某置业公司支付原告房屋销售佣金和利息。杜集区人民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与淮北市房地产行业调解委员会联合进行诉前调解。经过协商,双方同意调解方案,后又一致向杜集区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保障调解协议的履行。通过“法院+房地产行业协会”“线上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这起房地产领域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保护了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淮北市两级法院还与淮北市司法局开展深度协作,下沉调解力量,化解矛盾于基层。常态化对接基层调解工作室,进一步推进“无讼村居(社区)”建设和“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活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点”带面

打造解纷品牌

在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过程中,淮北市两级法院注重打造“一院一品”特色解纷品牌。

“喝下这碗茶,咱们就听法官的!”濉溪县人民法院“和谐茶室”里,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王某和孙某握手言和。百善人民法庭法官在“和谐茶室”为当事人各倒一碗茶,通过静心“说事”,理性交流,经过多轮调解,终于顺利解决了纠纷。“一碗茶调解工作法”入选安徽法院第三批特色文化项目。

濉溪法院双堆人民法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推车”心连心调解室,“党建引领诉源治理 ‘小推车’连心促和谐”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四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

相山区人民法院设立“物业纠纷调解中心”“红色调解室”,化解各类纠纷727件。

杜集区法院通过巡回审判、结对调解等措施,综合发力,就地化解纠纷231件。

烈山区人民法院建立法官“一周一村”轮班家事调解制度,与基层干部等共同化解纠纷280件。

淮北中院统一部署,全市法院依托社区和农村的活动场所,挂牌成立17个退休法官工作室,创新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模式,通过前端抓调解、中端强诉讼、终端促执行,助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一做法被评为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全省“‘一改两为’支部/党员见行动”党支部优秀案例。

淮北市两级法院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注重发挥庭前、庭中、庭后“三调”作用,综合运用多方联动、利益平衡、人文感化等多种手段,始终将调解贯穿于案件审判全过程,深化案结事了。强化“案件终结者”责任担当,施行判后答疑、回访制度,防止衍生案件的产生,实现案源、执源、信源“三源”综合治理,推进涉诉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落实落细“抓前端、治未病”

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余跃武

诉源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加强诉源治理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是提升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淮北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诉源治理大格局,完善多位一体、集约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着力打造诉源治理淮北品牌。

全市法院牢固树立矛盾化解“一盘棋”意识,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联动机制、联席会议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共同解纷合力。把更多资源向诉前倾斜,结合自行调解和委派调解,整合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多方力量,确保纠纷在进入法院前能调则调,应调尽调。优化“社会解纷在前、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通过矛调中心的实质化运转,推动“抓前端、治未病”落实落细。做好各类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强化调解员培训,提升调解队伍能力水平。2023年,淮北市房地产行业调解委员会、淮北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相继成立,有效探索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淮北模式。

淮北法院注重以“点”带面促解纷,结合实际深挖优势资源,设立驻村调解室、法官工作室等“接地气”的特色调解新平台。濉溪法院结合当地茶文化设立“和谐茶室”,形成“一碗茶调解工作法”,依靠群众就地解决矛盾,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

淮北法院还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发挥庭前、庭中、庭后“三调”作用,将调解贯穿于案件审理全过程,加强案源、执源、访源“三源”综合治理,推动矛盾实质性化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诉源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淮北市两级法院将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提升多元解纷的内生动力,找准参与社会治理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记者 周瑞平 通讯员 刘 洋 苏胜男)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