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8:17:56 来源: sp20241124
卷首语
75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
75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人们常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75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是紧紧抓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75年,只争朝夕、步履不停,演绎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人类发展史上写下了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
这是新中国成立时的“家底”——一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重工业几乎为零,人均钢铁产量只够打一把镰刀,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台拖拉机都不能造,在西方世界眼中是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泥足巨人”。
就是从这样百业凋敝、百废待兴的“一张白纸”起笔,我们党领导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干劲,以不舍昼夜的奋斗,诠释了何为自强不息,何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在综合国力飞跃的同时,我国已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今天的中国,载人航天捷报频传、探月探火叩问苍穹,载人潜水器逐梦深蓝、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盛装出坞、高铁穿梭飞驰、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全球……创新发展的脚步,镌刻在星辰大海里、神州大地上。
今天的中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人均粮食产量连续多年超出世界平均水平,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均居世界首位,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的如椽巨笔,标注下崭新的奋斗坐标。
今天,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再向前。
今天,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回响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步履。新时代中国昂首阔步,书写新的历史。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田野孕育丰收希望
国庆假期后,“中原粮仓”河南约8500万亩小麦将陆续播种,“郭小麦”又要忙起来了!
因为常年奔波在生产一线,在小麦高产栽培领域耕耘近50载的河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郭天财,被种粮大户、基层农技人员亲切地唤作“郭小麦”。
“我小时候,粮食产量低还不稳定,经常吃不饱饭,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口白面馍。”71岁的郭天财头发虽已花白,但精神矍铄,讲起话来思路清晰,“1949年,河南小麦平均亩产只有42.5公斤,当时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麦小麦,不过一百(斤)。现在,河南小麦的平均亩产在九百斤左右,这变化多大!”
多年来,郭天财每次下地都少不了两个物件——一把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这两个小工具就像听诊器,帮我准确诊断小麦的生长状况。铲子用来挖土,看土壤、根系、植株状况;钢卷尺用来测量小麦株高、叶片长度等。小麦生长的8个来月,天气、土壤墒情、病虫草情都在变,只有准确研判小麦长势,才能科学指导农民做好田间管理。”郭天财说。
这两个小工具陪郭天财“走”过全国各小麦主产区,也在岁序更替中和他一起见证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现在种地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就说这‘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灌区建设改造加快,越来越多农田成为良田。再说这‘种’,国家持续大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高产稳产的良种越来越多。农机装备广泛应用,农民种地用上了无人驾驶拖拉机、北斗导航收割机、无人植保机等高科技产品,劳动强度降了,生产效率高了,粮食产量稳了。现在,点点手机就能喷药灌溉,一个电话就能求助专业化服务组织,国家还给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上了保险,种粮的幸福指数提升了!”郭天财向记者说起现在农村流行的新农谚:“犁地不用牛,种地不跟耧,浇水不拿锨,喷药不进田,收麦不带镰”。
一系列数据,印证了郭天财看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人均粮食产量仅200多公斤。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1390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连续多年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69公斤/亩提高到2023年的390公斤/亩……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希望的田野正孕育更多丰收的希望!
(本报记者 陈晨)
绿色低碳新风扑面
“这是我们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片,别看它又轻又薄,‘本事’可不小,正反面都能发电,稳定又高效。”在云南大理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聊起光伏产品,公司总经理陈茂钧一下子就来了兴致。
陈茂钧告诉记者,他们是安徽一家新能源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来到大理投资建厂。他们采用当地“绿电”进行生产,电费成本大幅下降,且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低,向南亚、东南亚出口更有优势。
“一路走来,我亲眼见证了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我们也在持续创新,加快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更好满足市场需求。”陈茂钧说。
如今,苍山洱海间,绿色低碳新风扑面。
以绿色作为底色,大理州招引的产业都以绿色、环保为导向,新能源产业投资持续增长。目前,大理州硅光伏产业链和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基本贯通。绝大多数落户大理的新能源企业,能在200公里内找到配套、形成协同。
从大理到全国,各地绿色“智造”的故事比比皆是。
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12年下降超过35%。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回首过往,成绩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经济在设备落后、产能低下的薄弱基础上艰难起步。经过75年发展,我国工业总量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主要产品产量领跑全球,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5%。如今,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工业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
(本报记者 刘坤)
深度旅游爆发式增长
“导游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旅游行业变化的见证者。”作为一名常住北京的导游,施金杰进入旅游行业已有20年时间了,回想起这些年做导游的经历,他深有感触。
“早些年旅游还是比较小众的活动,属于比较高端的消费。我们带的旅游团也都是清一色的传统线路,也就是六大景点: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十三陵。”施金杰对记者说道。
时代的变化飞快。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出门旅游多起来,我国旅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旅游也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
在北京乃至全国各地,自由行、自驾游等多元化旅行方式受到大众欢迎,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研学游、文化古建游、民俗游等不同旅游产品愈加丰富。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2000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仅为7.44亿人次;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9.57亿人次;2023年,这一数据达48.91亿人次,旅游消费向大众化和品质化转变。
而作为导游,施金杰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他开始自由执业,在网站上注册了接包车业务,又创办了旅行社,针对不同需求推出个性化产品,如针对家庭游客的定制小团、针对研学游客的精讲团等。
“近几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年轻人对历史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以前并不算热门的博物馆变得一票难求,新奇的故宫文创、汉服游园都备受欢迎。”施金杰说,自媒体的发展改变了旅游业,不仅出现了很多“爆款”“网红”打卡地,也让更多人为深入了解目的地的生活方式而旅行。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人们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追求在旅游中得到满足。
(本报记者 鲁元珍)
暖心服务“护航”畅行
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照进北京朝阳站,沉睡的车站逐渐忙碌起来。在南来北往的滚滚人流中,问路的、查车的、接人的、送站的……无论大事小情,北京朝阳站“曹燕服务组”带头人曹燕总能在第一时间为旅客提供帮助。
“熟能生巧,重复就是我们的工作。”被问到在如此眼花缭乱的工作场所,怎样保持处变不惊的状态时,曹燕的回答轻描淡写。
今年已经是曹燕奋战在铁路战线的第18个年头。作为一名客运值班员,多年来,曹燕始终用热情的服务,做旅客心目中的“暖心人”,并荣获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火车头奖章等众多荣誉。
“我参加工作后就被分配到北京站,当时北京站有7个候车室,每天要接发100多对旅客列车。那会儿很少有查询系统,记住哪趟车去哪里,途经哪些车站、几点到,停靠哪个站台,是客运值班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回忆曾经的工作内容,曹燕忍不住感叹,“现在这些数字化设备,当初真的想都不敢想!”
2022年,随着京哈高铁开通运营,曹燕从北京站调至刚投入使用的北京朝阳站,并正式组建“曹燕服务组”,为老弱病残孕等旅客提供咨询服务。
“与普速站不同,高铁站在客运高峰时期,十多分钟时间内有多趟列车近万名旅客同时进出,接送站旅客信息核实稍有差池,就会造成接错车、送错站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行动不便、刚刚出院不久的患者旅客而言,除了耽误行程,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后续问题。”曹燕说。
为了让旅客出行心情愉悦,曹燕自创了包含阳光语言、阳光心态、阳光旅途在内的“阳光服务法”,就是用阳光般的语言温暖旅客,在服务中注重沟通态度,用优质服务确保旅客享受阳光般的旅途。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铁路总里程仅2.1万公里。截至2024年9月,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拥挤的站台到智能化大厅,在往来旅客的笑脸上,我深深地感受到铁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但铁路人为旅客送去细致周到服务的追求没有变。”曹燕说。
(本报记者 訾谦 本报通讯员 李溢春)
集采“良方”省了看病钱
“保守治疗吧,腿疼;做手术吧,心疼。”这曾经是很多患者对高价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切身感受。
“大约十年前,我走路时膝盖有些疼痛,当时并没往心里去,买点膏药贴贴,断断续续熬到两年前,疼得不能下地走路了。”60岁的孙大娘是河北沧州泊头市大魏庄村的农民,担心手术花费太高,她选择了保守治疗。2022年初,孙大娘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医,医生建议她进行双侧关节置换手术。
当时,换一副膝关节仅耗材就要花费3万多元,还不包括住院等其他费用。“两副关节就得小7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得花10来万元。”孙大娘犹豫再三决定先置换左侧膝关节。“当时在医院住了11天,总共花了67000多元。”孙大娘说。
手术恢复期后,左腿行动自如,再也没疼过。孙大娘心里对手术效果很认可,但考虑到昂贵的费用,迟迟没能下决心给右腿做手术。
2022年4月,孙大娘得知集采医用耗材降价的消息。价格真的那么便宜了?质量还和以前一样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再次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生告诉她,集采之前每套3万多元的人工膝关节,集采后只需几千元,便宜2万多元。
“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以后看这个病不用发愁了。”很快,孙大娘做了右侧膝关节置换术,这一次,置换关节仅仅花费不到5000元,加上住院等费用,比上次节省了一半多。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且体力劳动者高发。膝关节置换手术能极大程度地恢复关节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负责人刘医生告诉记者,现在置换手术明显增多,膝关节集采给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工关节、心脏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然而,高昂的医疗费用却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健全医保体系,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加快医保谈判节奏,推动一大批独家品种的抗癌药、罕见病用药以适宜价格纳入医保;推动集中带量采购。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平均降价58%,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平均降价70%左右。随着不少高价格的药品、医用耗材告别“万元时代”,患者经济负担进一步减轻,基层百姓的幸福感得到大大提升。
(本报记者 邱玥)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