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1:23:54 来源: sp20241124
新华社杭州10月21日电(记者夏亮、岳德亮、胡佳丽)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亚运盛会刚刚在之江大地落幕,一届全面展现亚洲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亚残运盛会又将在西子湖畔徐徐启幕。
21日,历时三天纵贯杭州6区3县(市)的亚残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顺利收官。22日,采集于亚残运会火种永久保留地——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的火种,途经杭州“三江两岸”后,将来到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并点燃主火炬塔。
10月12日,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火种在首届亚残运会的举办地广州完成采集。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践行“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遵循“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围绕“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目标,向全世界展现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舞台已经搭就,杭州已经准备好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来迎接四海宾朋再次相聚钱塘江畔。
精心筹备喜迎四海宾朋
两个亚运,同样精彩。在亚残运会筹办过程中,杭州始终按照“两个亚运、同步筹办”的要求来推进各项工作。
2020年3月23日,杭州亚残运会会徽“向前(Ever Forward)”、主题口号“Hearts Meet, Dreams Shine(心相约,梦闪耀)”正式向全球发布。会徽整体的视觉要素与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在风格上保持一致,体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办赛要求。
“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同一个赛场和赛道,同一个起点和终点,呈现出体育运动所有运动员的平等。因此,在杭州亚残运会会徽的设计上,要保持和亚运会会徽要素的一致性,图像传达上又要有明显的亚残运会特征。”会徽设计者、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正达说。
2020年4月16日,杭州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正式发布。“飞飞”的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中“神鸟”的形象,她身上融合了杭州历史人文和科技创新,也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企盼,与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一脉相承。
10月16日,杭州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在亚残运村开村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场馆是办赛的核心。2022年3月31日,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全部竣工并完成赛事功能验收,筹办工作进入全新阶段。杭州亚残运会19个竞赛场馆中,仅有2个竞赛场馆是亚残运会独立使用,其余17个亚残运会场馆则是与亚运会共享,在亚运会比赛结束后进行转换。
杭州亚运会10月8日闭幕后,从竞赛场馆到亚运村,围绕亚残运会赛时无障碍设施的提升和改造工作随即展开。按照计划,所有竞赛场馆的转换工作已于10月15日前完成。
16日,杭州亚残运村举行开村仪式,这也标志着亚残运村正式投入到赛时运行。亚残奥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表示,亚残运村是一个会让运动员感到宾至如归的完美地方,“相信亚残运会期间,大家会在杭州留下美好的回忆”。
有爱无“碍”彰显人文关怀
以“无碍”助“有爱”,用心用情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便利,贯穿亚残运会的筹办始终。
盲人门球是根据盲人视力障碍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一个集体球类项目,其参赛者和观赛者中有大量的视障人士。作为亚残运会两座独立竞赛场馆之一,塘栖盲人门球基地门球馆在无障碍改造上更加聚焦残疾人运动员的各项需求。
“欢迎来到盲人门球馆……”踏进场馆运动员入口,头顶的一个白色音响便响起双语播报。从门厅开始通往功能用房及比赛场地的所有门上,均安装了自动感应的语音播报器,帮助运动员进行方向定位。不仅如此,这段几百米的通道路面上,也全部设置了盲道。
10月16日,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在杭州亚残运村内乘坐无障碍接驳车出行。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场馆的户外草坪上,盲人门球训练基地还特意为视障运动员量身定制一块暖心区域——导盲犬休息区。“放在酒店不放心,带进场馆又不礼貌,这个全天候开放的休息区,解决了视障运动员的困难。”场馆改造项目负责人张利明介绍,为了给导盲犬提供舒适的环境,场馆还搭建了遮阳棚,避免雨淋和强光照晒。
在亚残运村,无障碍设施细节也处处透露着暖意 。运动员们动线的起伏处,全部加装了坡道,各楼栋和区域的出入口也进行了加宽处理;电梯的盲文按钮、卫生间的无障碍扶手、盲道铺设等遍及全村各区域;居住区的盲文提示、位置示意图一应俱全。
同时,亚残运村的房间在床的高度上也进行了调整,方便残疾人运动员更好地休息。标志标牌、各类设施上都有盲文标注,电梯等也做了加宽处理。村内的垃圾桶较常规分类垃圾桶色彩对比更加明显,对视障人群更为友好。
“村里现代化的无障碍设施方便了我们出行,又有人文的细节展示了杭州的城市魅力。”中国代表团游泳运动员蒋裕燕说。
同心筑梦共绘美好画卷
体育,搭建起“残健共融”的桥梁。以筹办亚残运会为契机,杭州实现无障碍设施从“有”到“优”,让城市更温暖。
三年以来,杭州改造提升14万个无障碍点位及重要公共服务场所;对亚运场馆、亚运村、定点酒店以及机场、地铁、火车站等1800多个项目开展竣工前体验督导;创建省级无障碍社区121个,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改造1.5万户。
为了让残障人士出行有爱无“碍”,杭州已提升城市道路75条段、盲道3000余公里、缘石坡道2.9万处、城市人行天桥地道50座、无障碍公厕1600余座,实施老旧小区电梯改造1000台,建成“红色阵地”无障碍示范点260余处、公交站台3500余处,推出300辆无障碍巡游出租车,打造了以西湖、良渚、运河等世界遗产为核心的5条无障碍旅游线路。
10月19日,在杭州市钱塘区河庄文体中心,残疾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更换防锈轮椅准备进入无障碍游泳馆。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同时,杭州全力推进政府网站、办事窗口、公共服务机构网点等信息无障碍建设,创新研发“无障碍服务在线”平台,可提供无障碍交通出行、24小时智能在线手语翻译、无障碍旅游、观影、生活、检察院无障碍公益诉讼等一站式集成服务,有效破解特殊群体出行难、沟通难、融入难等问题。
今年年初,包括文体系列融合、观摩赛事优先、“有爱无碍”服务、亚运场馆共享等内容的《杭州喜迎亚(残)运惠残十条》印发实施,助力亚(残)运成果惠及更多特殊群体。
在亚残运会即将到来之际,杭州还启动了亚运文明驿站助残服务。220个市级亚运文明驿站、314个区(县)级亚运文明驿站,34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串珠成链、全情服务,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志愿服务“风景带”。
“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是一家人,也是一个整体,杭州将为所有人提供最友好的环境,不仅是残疾人,而是所有人,这是我最想跟大家传达的信息。”马吉德·拉什德说。
心相约,梦闪耀,携手同心共绘“残健共融”美好明天,杭州准备好了!
(责编:孙红丽、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