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补齐这一制度短板 深改委会议作出部署

发布时间:2024-11-17 05:46:16 来源: sp20241117

  |联播+|6月11日,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会议提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为锚定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健全科技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齐开放创新制度短板。

  如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如何推动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本次会议提出“补齐开放创新制度短板”。

  补齐开放创新制度短板,首先要明确开放创新的重要性。

  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开放创新是全球化时代的鲜明特征。当今世界,谁掌握了开放创新的主动权,谁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资源为创新所用,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今日之中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产业领域拥有独特技术优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

  在开放中创新,无疑是中国科技进步的一条重要经验。

  新征程,我们坚持开放创新,通过扩大开放形成竞争压力和合作助力,这不仅倒逼我国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大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将助推我国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

  同时,我们也需清醒认识到,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在开放创新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统筹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能力仍有待提高,开放创新制度短板亟需补齐。对此,本次深改委会议从三个方面进行部署: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2023年11月6日,在重庆召开的“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正式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

2023年11月6日,在重庆召开的“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正式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

  国际科技合作是开放创新的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加入了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破解共同发展难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

  本次会议提出,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开放的中国,唯有发挥好企业在开放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高校在科研中的主力军作用以及行业联盟、社团等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格局,才能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2024年3月18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膜材料产业科研人员,正在开展产品实验、检测,做好科技攻关。

2024年3月18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膜材料产业科研人员正在开展产品实验、检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人才是国家的宝藏,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最为关键的因素。

  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总书记曾表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步子还要再大一点。步子大一点也是胆子大一点,引入更开放、更灵活的机制。”

  本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瞄准科研人员的现实关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必须聚焦科技人才成长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例如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专业化国际化的同行专家评审机制、国际化科研项目评审机制等。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氛围、健全考核办法,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科技人才在国际化科研环境中成长,方能在科研创新方面与国际接轨。

  不断健全科技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2021年4月24日,安徽马鞍山,在经开区安徽省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生产芯片。

2021年4月24日,安徽省马鞍山市经开区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生产芯片。

  科技安全是开放创新发展的前提。

  随着国家间战略博弈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互交织,科技要素正从支撑保障国家安全的“后台”走向“前台”,从“潜力量”演化为“显力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

  关于科技安全,总书记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我们尤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科技安全工作,健全科技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提高科技保密工作效能,增强全民科技安全意识和素养,在开放环境中筑牢安全底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百舸争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赢得优势、赢得主动,才能赢得未来。

  总监制|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王敬东

  主 编|李璇

  编 辑|李珊珊

  视 觉|郝凤林

  校 对|李丹 王卓婕 宋春燕 娄郝 李英卓

  出 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