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计划”:让青年人才带着运营思维进乡村

发布时间:2025-01-08 03:51:35 来源: sp20250108

  乡村需要青年,乡村振兴需要青年。

  日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海金教授团队研究结果表明,在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乡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峻。

  该研究发现,15岁-39岁的年轻人常住在乡村的比例低于30%。乡村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3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返乡回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

  青年回到乡村干什么?青年又该如何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

  今年8月,团广州市委、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乡村振兴基金、团增城区委等举办“投身百千万 争当好青年”2023广州“乡村运营青年CEO培育·蜜蜂计划”(以下简称“蜜蜂计划”)。乡村运营的理念,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什么是乡村运营?

  乡村运营的概念最早诞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该概念提出者、临安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陈伟宏在给“蜜蜂计划”学员授课时说,乡村运营是有组织化的、系统化的运营,引入市场化主体进入乡村,把乡村存量资源利用市场化的整合手段进行整村性、系统化、多维度的运营,推动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

  参加“蜜蜂计划”之前,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梁炜怡对乡村运营青年CEO这一头衔意味着什么并不了解。实践期间,这个00后姑娘真实体验了一把乡村运营。

  她的实训基地是云水禅心人文小镇,这是一家位于广州增城正果镇、仍在建设中的乡村文旅实践点,完全由乡村运营团队下沉打造。云水禅心人文小镇负责人李青青告诉记者,目前最主要的运营项目是将临江旧厂房升级改造成民宿酒店,激活正果镇乡村旅游资源,同时围绕民宿酒店提供配套服务。

  梁炜怡告诉记者,自己的工作分为主线和副线两类。主线任务是利用榄雕馆打造榄文化品牌,副线任务则是运营咖啡厅。榄雕馆与咖啡厅都是民宿酒店的重要配套服务项目。

  实训期间,梁炜怡与其他学员结合各自专业,分析火热的研学市场现状,把3周的实训定位为开发榄文化研学课程,并做出《遗榄无余研学项目》商业计划书。她从基层做起,深度参与咖啡厅运营,大到开发新产品、进行产品营销,小到亲手为顾客制作咖啡、手打柠檬茶、准备烧烤、调试KTV设备,等等。

  实训结束,梁炜怡将3周的实训经历总结为“打碎自己 重塑自己”。她认识到,乡村运营青年CEO,就是要实实在在做事,带着运营思维为乡村资源赋能,将吸引力转化为消费力,从而振兴乡村发展。

  李青青参与乡村运营的经历则更加丰富。大学期间,李青青就开始创业,创立墙绘工作室,参与改造民宿,并在桂林凭借特色民宿赚到了第一桶金。

  “当时做民宿,只是满足了自己的爱好,感受不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她说。她来到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事乡村整体开发工作。当时,该公司正在参与云水禅心人文小镇运营工作,可业态比较单一,经营效果不是很理想。了解到李青青此前的工作经历,公司就将这里交由她负责。

  再次接手民宿项目,李青青是带着乡村运营思维来的。她先通过增加就餐、演出等项目吸引淡季客流,实现收入扭亏为盈,随后将目光聚焦到了当地的榄雕文化上。榄雕是广东地区传统雕刻艺术之一,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增城榄核是最佳的榄雕材料之一。

  “乡村要出圈,差异化是关键,乡村文化就是乡村出圈最有力的抓手。”李青青注意到,榄雕是当地重要且稀缺的乡村文化资源。同时,她经过考察发现,同样是经营榄雕,苏州等地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模式,“家家户户靠榄雕卖钱”。

  2023年5月,云水禅心推出榄雕馆项目,展示各种精美的榄雕作品。按照她的规划,今后云水禅心将精心打造榄山特色,满足正果镇主题游玩、研学、高端住宿等需求。

  “乡村运营不是个靠情怀能干的事。”在李青青看来,乡村运营注重运营思维,是个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急需高素质青年深入参与。“民宿酒店想要招一些服务人员比较容易,但想要找到一些具有开拓能力、创意型思维的工作人员就比较难。”她说,“蜜蜂计划鼓励青年参与到乡村运营中,引导他们打破常规思维,给予他们了解乡村、参与乡村振兴的试错机会。”

  在李青青看来,想要做好乡村运营工作,既要能盘活资源,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起来,又要亲身实践,从小事做起,用服务为乡村带来流量。

  为什么是乡村运营?

  事实上,“蜜蜂计划”之所以将乡村运营确定为培训方向,与乡村振兴基金社会责任部总经理陈俊彤有很大关系。

  起初,陈俊彤关注的赛道不是“三农”而是公益。2014年,作为广东省青联委员,陈俊彤担任广东省首届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评委,丰富多样的现代农业项目让她敏锐地意识到发展农业产业对改善农村面貌的价值与可能。于是,她选择辞职投身三农领域。

  从担任广东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执行秘书长到单独创业,再到加入目前的集团,2015年至今,陈俊彤去过广东省80%以上县区的田间地头、乡村一线,总里程达18万公里。其间,她不断探索,作出不少有益尝试,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乡村发展的认识逐渐清晰。

  在她看来,发展乡村最需要解决的是人才、渠道、资金。在人才培养方面,她组织过多种新农人培训;在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她在广州参与建立了京东扶贫馆等;在资金方面,她积极联系投资机构,甚至将自己仅有的房产抵押投资,支持乡村发展。虽然尝试了很多方法,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老实说,2018年之前,做乡村相关的工作,我感到很孤单。”陈俊彤说,“很多工作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系统化的工作方向。”

  2017年,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概念,这让正处在迷茫时期的陈俊彤看到希望。彼时,经过脱贫攻坚行动,各项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当地致富成为乡村振兴新话题。

  可在实践中,陈俊彤发现乡村产业发展并不容易。她发现,很多产业项目规模不大,农产品技术、品种落后,缺乏品牌、流量支撑。

  与此同时,不少产业项目落地乡村后,与当地村民并没有发生直接联系,产业收益溢出到农民一端非常有限。同时,少数优秀乡村产业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大多依靠政府投资,对广大农村来说很难复制。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基地负责人也表示,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振兴,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可想要真正实现还是需要优秀青年人才参与。“了解农村与农业、具备产业及管理营销思维,这与乡村运营CEO的概念不谋而合。”陈俊彤说。

  2022年年初,陈俊彤找到团广州市委青年发展部负责同志,两人对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作的理念不谋而合,“蜜蜂计划”雏形由此诞生。

  陈俊彤认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大体有三方面工作:第一方面是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好了,不管是引进产业,还是发展乡村旅游,一二三产都能得到更好发展。前几年,国家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乡村,这些努力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要做好乡村治理与乡村产业两方面工作。她认为,参与乡村治理能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提升青年在乡村的影响力,为后续发展提供便利;发展乡村的产业则需要青年树立运营思维,将乡村作为有机整体看待,融合农业技术、市场营销、品牌打造、传媒包装等多种手段途径,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陈俊彤还指出,这些年各级政府在乡村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巨资,但执行团队水平参差不齐;另外近年许多大型主题培训课程比较重理论、轻实践;一些培训执行部门缺乏相应激励机制,办10个班和办100个班一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班积极性和实际效果。

  另一方面,目前高校青年了解和体验乡村的机会非常有限,缺乏有效通道与平台。“青年有担当,乡村振兴有希望。”陈俊彤期待,通过“蜜蜂计划”搭建起青年与广大农村的桥梁,帮助青年了解乡村,增长乡村运营技能,鼓励他们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搭建乡村振兴人才与需求双方深度互动、双向奔赴的平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