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挖掘“内涵”处着力,提升思政课吸引力

发布时间:2024-11-24 20:45:45 来源: sp20241124

原标题:从挖掘“内涵”处着力,提升思政课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为进一步办好思政课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思政课教师继续讲好思政课指明方向。如何在已有经验积累和规律把握的基础上,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新局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深化认识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定位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里的“德”,不仅是指私德、公德,还包括大德,不仅指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还包括关怀他人和社会的道德品质、为国为民的道德理想;这里的“人”,特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就此而言,能否办好思政课,关乎学生能否成长成才、成就事业,关乎党和国家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事业的成败。

   立这样的“德”、树这样的“人”,要靠讲政治、用理论来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不能硬灌、硬塞。思政课所讲的政治,应该体现为学生坚定对党和国家的自觉认同,掌握洞察社会与引领时代的理论武器,面对现实问题进行建设性思考,具备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等。

   思政课讲政治,是通过思想和理论来讲的。思政课教师应该经常自我追问,学生为什么要来上这门课,这门课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最基本的答案是,它能让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感受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它能够提供读懂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的方法论。要讲好这些,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给学生以启迪、以点拨,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升思政课的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应该强化学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思政课是一门课,是一门特别需要学术支撑的课。那种认为“思政课没有学术也不需要学术,只要讲故事、找案例、放视频就够了”的观点明显是错的。我们经常讲,思政课要深入浅出,要问题导向,要重点突出,但没有学术研究、没有深入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见解,怎么能做到呢?只有以学术和研究成果做支撑,才可能真正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讲出深度、讲出逻辑、讲出思想,否则,思政课只能流于形式,不可能使人信服。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理应加强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术研究,不断夯实思政课讲道理的学理基础。思政课所要讲授的内容、所要回应的问题,都是真正值得研究的论题。思政课教师应该实现教学与学术的良性互动,从教材中、教学中找到学术研究的选题,甚至是值得终身研究的方向。可以深入研究与课程相关的经典著作,围绕这些著作写作学术论文;可以列出每个专题中的教学重难点,围绕课程的核心关键词、代表性范畴开展有规划的长期研究;可以围绕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困惑写回应性文章,并在课堂上讲述框架和观点,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力求提出具有解释力和原创性的阐释体系。

  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课教师有“内涵”是关键。一个有“内涵”的思政课教师,须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且应努力成长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学生愿意听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往往是受人尊重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的话。教师有人格魅力才能吸引学生,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赢得学生。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学生认可了教师的人格、学识、功底,才有可能真正听进去他所讲的话并且照着做、接着做。社会上存在着对思政课教师的一些误解,比如认为思政课教师门槛低,不需要做学问,不用成为真正的专家、学者,只要是老师都能讲思政课。这明显带有偏见,但也有现实原因:个别思政课教师以教学为理由长年累月不做学问,容易给人造成思政课教师不搞学术、无须专业的印象。要真正改变这种观念,就要引导思政课教师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学术研究,把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名师、受其他专业教师尊重的知名学者、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名家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

   每位思政课教师,都应努力成为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好教师。面对社会的问题、学生的困惑,思政课教师不应只是讲一些让学生必须接受的大道理,不应成为高高在上的“布置工作者”和“武断要求者”,不能轻易发出学生必须干什么的命令,而应自觉地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中的深刻内容,适当插入对经典文本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思考,以与学生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解决学生困惑,引领学生展开深度思考,从而赢得学生的真正尊重。

   (作者:陈培永,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