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2:06:50 来源: sp20241224
文/冯玲玲
在中国西部,有一座现实版“天空之城”。
中国第一架无人机从这里诞生并成功试飞。“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神舟十八号飞天、C919商业首航……这些重大航空航天工程背后,都有这座城市的智慧与力量。在中国空天探索的进程中,它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陕西西安——中国航天事业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航空资源最密集的区域,是全国唯一拥有完整航空产业链的城市。从一颗螺母到大飞机,在这里可以“一条龙”完成。航空航天作为西安支柱产业之一,已发展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按照规划,到2025年,西安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将达到2800亿元,形成国际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闪耀星空
作为同时拥有航空与航天产业的城市,在空天赛道上,西安实力不容小觑。据不完全测算,西安拥有国内航空近1/4、航天1/3以上的科研单位及生产力量。
坐落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无人机研发的单位之一,这里研发出中国第一架无人机,并于1958年在西安窑村机场试飞成功。
被誉为“中国航空城”的西安阎良航空基地,是中国航空资源最密集的区域。这里坐拥全国唯一飞行试验鉴定中心、全国唯一飞机强度研究中心、全国最大的大中型飞机设计研发中心,以及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西飞。
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科研教学……西飞就像一块“磁石”,吸引了上下游2000余家航空配套企业聚集于此。如今,西安已构建起全国唯一集飞机设计研发、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试飞鉴定、强度检测、航空服务等为一体的航空全产业链条,成为全国航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之一。
2022年12月,西安航空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首批集群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产业,也是全国航空领域唯一入选集群。
在航天领域,有“中国航天动力之乡”之称的西安航天基地,聚集了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等“国家队”,以及星际荣耀、银河航天等4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构建起以卫星制造及火箭发射、卫星测运控、卫星数据应用等为代表的航天全产业链,为国家大型空间站建设、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重大工程保驾护航。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西安GDP迈上1.2万亿元新台阶,同比增长5.2%。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以23.6%的同比增速,成为西安经济增长强劲的拉动力。
为什么是西安?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有其独特优势。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接受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一方面,由于国家部署原因,西安发展航空航天起步早,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包括众多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其次,作为国家西北地区中心城市,西安集聚了丰富的科教和人才资源,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与科技支撑;第三,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西安在国内外资源联通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此外,新时期国家对于航空航天产业的进一步重视和投入,客观上也促进了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董雪兵对国是直通车表示,西安整体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西安拥有以西工大和西交大为代表的高端科技人才资源,以及航空航天研究机构的支撑,丰富的科教资源、良好的工业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提高了西安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西安航空航天高校云集,有12个航天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相关科研人员逾万人。
2022年底,西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全球顶级科技创新集群排名,西安排名全球第19位,位列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如何飞得更高?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指出,2024年是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关键之年。面向未来,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如何打开新局面?
陈耀建议,一方面,西安需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持续加大发展力度,加快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度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另一方面,最核心的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活航空航天产业更多生机与活力,产业发展不仅要加强与本地化融合,未来也需更加重视迈向市场化、国际化。
作为航天重镇,西安在商业航天赛道同样实力不俗。
根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数据,国内现存商业航天相关企业有6.07万家,其中西安坐拥3987家商业航天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一。
西飞产业集团质量管理部党委书记赵青华建议,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产线建设,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同时,用好国家相关政策,建设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航空产业体系。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赵青华还建议强化政策导向,加速优秀人才引进集聚,从财税、人才落户、项目扶持、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支持,集中力量建设航空工业西北航空产业集群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人才引领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