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无止境 变化在身边(代表之声)

发布时间:2025-01-07 16:45:45 来源: sp20250107

  图①:河北邯郸市复兴区沁河源景区,骑行爱好者在骑行。   聂长青摄   图②:河南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君河湾小学,暑期托管班的学生在跳绳。   李卫超摄   图③:安徽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五十墩社区文化广场,村民在看戏曲演出。   陈三虎摄   图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宁馨社区政务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帮居民办业务。   王 正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科技体制改革赋能创新,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利,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履铿锵……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回应人民新期盼、满足群众新需求,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报记者采访了6名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请他们话改革发展、谈变化感受。

  ——编  者

  

  吉林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代表

  科技点亮智慧农业

  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科技进步,改变了种地方式。合作社内的气象监测站等智能化配套设施,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让土地的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在智慧大屏上一目了然,我和乡亲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块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近年来,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作为一名返乡带领乡亲种田的80后新农人,我见证了科技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比如,过去秋收时纯靠人力,一公顷地至少要花20天时间。而现在,同样的工作量,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效率跃升的背后,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机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力。

  科技创新已经融入到农业的方方面面。从天上飞的无人机,到田间跑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免耕播种机,再到埋在地下的新品种玉米种子,都体现着科技创新的成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支撑与保障。

  更令人欣喜的是,农民对于科技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一开始,许多农民觉得种地还是用老法子靠谱。等到秋天测产时,合作社土地比传统种植模式高出三成的产量彻底打动了乡亲们。越来越多村民积极学习了解现代农业模式,学科技、奔丰收、求高产。

  如今,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达到了158户。合作社服务带动周边9个村、8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未来,我将继续关注新型农机具等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走进田间,带动乡亲种好地、多打粮。

  (本报记者门杰伟采访整理)  

  

  甘肃古浪县大靖镇三台村党支部书记李光霞代表

  群众办事更便利

  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村级便民服务站连着民生。我居住的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三台村,距离县城70多公里,以前,群众办事经常要往县城跑,且程序繁琐。以申请临时救助为例,先要在村里开证明,然后到镇上民政部门盖章,最终送到县里审核,坐车单程要花一个多小时,耗时又费力。

  随着政务服务改革和便民服务推进,村民告别了“多处跑”,只需在村里填写申请表,补助就能打到社保账户上。如今,诸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村中办”,涵盖老龄补贴、计生服务等36项,其中宅基地申报、危房改造申报等11项事项可即时办。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近些年,这些事项可以实现线上办理,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指尖完成。针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的老人,村委会还组织志愿者提供上门服务、帮代办服务等。

  三台村是脱贫村,去年甘肃上线了“一键报贫”系统,存在返贫风险的群众只需用手机扫码申报,镇村干部便会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核查,并及时制定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务补助和交通补贴,也能通过网上传送资料等形式,实现快速办结。

  避免群众“往返跑”,各项惠农补贴、种养殖保险等事项,县乡统一制定了办事“路线图”,一次性告知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及办理时限等,提高了办事效率。

  基层事项网申网办、办事指南清晰易懂,重复性工作大大减少,我也能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乡村发展及其他为民事项中。今年,我们打算把村里的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起来,进一步便利群众生活、加快农产品外销步伐,不断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赵帅杰采访整理) 

  

  云南曲靖市第二小学校长李青霖代表

  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从事义务教育工作多年,如何推进教育改革,让更多孩子“上好学”是我关注的问题。

  我在曲靖市师宗县高良乡纳非完小调研时发现,如今,偏远学校也有了不错的教学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方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过,这两年也面临新挑战:二孩集中入学,如何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2023年,我所在的曲靖市第二小学与曲靖市麒麟区、沾益区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通过集团化办学、开办分校的方式,做大优质教育资源。去年,我们学校三个校区招收新生超过2000人,让更多家庭得以就近“上好学”。有学生家长说:“没想到,我们也可以读‘名校’了。”近期,我调研发现,越来越多地方通过集团化办学等方式,让更多孩子得以“上好学”。

  要想让分校尽快对标“名校”,最管用的就是将优秀管理团队、骨干教师选派到各校区担任负责人,最关键的就是统一管理和教学标准。我们坚持统一管理和指导各校区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让“上好学”名副其实。

  “上好学”不仅是上个好学校、有个高分数。曲靖市第二小学申报成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之一。我们更新教育理念,通过数字化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着力加强科学教育,深化青少年读书行动,让学生不仅学好知识,也打好体质基础、智力基础、美育基础。通过完善评价标准,引导孩子全面发展,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筑牢根基。一开始,有家长抱怨“学生回家作业太少”,如今,越来越多家长认同学习好是好学生,唱歌好、跑得快也是好学生,特别是养成爱读书等好习惯,能够让孩子一生受益。

  与此同时,我们将“特色思政”贯穿育人始终,在语文等学科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还通过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本报记者杨文明采访整理) 

  

  浙江永康市民营企业一线职工黄美媚代表

  绿色铺就共富之路

  盛夏时节的浙江,山水明秀、生机盎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一名来自浙江基层的代表,我也在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家乡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不断努力。

  我的家乡浙江永康,被誉为“中国五金之都”。舟山镇是永康水源保护区,在工业经济发达的永康,它是全市唯一一个不能发展工业的乡镇。

  在走访调研中,不少舟山镇群众向我反映:保护水源的同时,能不能增加致富渠道,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乡镇既要好生态,群众的口袋也要鼓起来。履职调研中,我了解到,在永康总部中心,活跃着很多家电商企业,电商+本地制造商+第三方服务平台的优势和服务模式,培育出了县级千亿元电商零售市场,这些电商的主力军都是年轻人。

  能不能把这些年轻人和舟山镇的绿色发展连接起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舟山镇发展起了无污染的手工业,引导年轻的优秀企业负责人在舟山落地了“同舟共富工坊”,旨在携手共同富裕,守好秀水舟山。

  “同舟共富工坊”的成立,为全镇提供了“15分钟就业圈”,工坊开工不到一个月,就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60后、70后返乡就业,手脚快更年轻的村民计件工资一个月能有5000多元。村民们既能挣钱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都很开心。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铺就共富之路,也成为村民的幸福底色。就这样,通过60后、70后的勤劳双手生产出来的手工产品,再经过年轻人的电商直播平台销往全国。

  2023年,“同舟共富工坊”生产的野餐垫销售收入达到3600万元,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魏哲哲采访整理)

  

  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林尧代表

  推进医疗改革  保障合理用药

  我是一名医药领域的研发人员,格外关注医疗体制改革,特别是医疗体制改革和创新投入、配套之间的关联。

  过去,为了收回研发成本,企业往往会将药品价格定得较高,导致患者难以承担。以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为例,这是全球首个针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精准靶向治疗药物。2019年,这一药物在中国获准上市,让我国上万名患者看到了希望。然而,其高达70万元的单针定价,却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患者头上。经国家医保目录谈判,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了50%。目前,医保报销后,患者注射诺西那生钠的费用已从最初的单针70万元降低至约1万元。

  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得益于带量采购策略,那些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技术成熟的药品价格明显降低。这对于患者和企业而言是双赢。患者承担得起,药品的销量也在增加。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患者福祉的关怀,也彰显了医保体系在促进医疗公平、提高药品可及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2年7月,福建在全国率先探索药学服务收费政策,后来,这一做法在全国推广。这是对医疗体制改革政策的有力配套。对患者而言,该项费用可报销,对药师而言,则极大激发了其工作积极性。这项做法使得医疗体制改革不光惠及患者,也让医疗从业人员共享改革成果。长期看来,也更有利于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从而节省患者医疗费用的支出,更有利于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王崟欣采访整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代表

  传统文化艺术焕发新活力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彰显着文化自信。作为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透过千年窑火,更能理解当下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使命。

  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我的父亲是一名瓷厂的专业技术员,受父亲的影响,我也从一名靠技艺吃饭的手艺人,成为致力于文化传承的“守艺人”。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探索液化气烧制技术、摸索升温曲线操控方法……如今,钧瓷“窑变”的奥秘正在逐渐被破解,“十窑九不成”的烧制瓶颈被突破,并已研制出铜系青蓝釉、铜系金红釉等新釉色。

  钧瓷艺术正融入日常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大批茶器、香器等被创烧出来,曾经的观赏器延伸成实用器;年轻人返乡创立工作室,开设直播间;各大名窑相继举办各种形式的开窑仪式,提供研学和实习场所,推出沉浸式制瓷体验……这些传承与创新,让更多群众感受到了华夏民族的传统和技艺。

  在河南禹州市神垕钧瓷工业文化园,设有代表联络站。在这里可以听到人民群众最真实的声音。通过多方调研,可以了解到不少行业情况。例如,北方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然而,不少历史名瓷如北方白瓷等陈列在博物馆,有群众建议把它们复制出来,帮它们走出来、活起来,让传统文化艺术焕发新活力。再比如,一些陶艺村、陶瓷小镇等陶瓷创意园区兴起,但也带来一些无序建设等问题。有群众建议做好开发与保护,着重培养陶艺人才,确保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文化根脉绵延不断。

  (本报记者张文豪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8日 18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